昨日本报“每日新说”发表的评论,分析了当下的假离婚现象将会给当事夫妻带来的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实际上,不仅是当事夫妻两个人,其家庭成员,特别是他们的子女(尤其是未成年子女),所面临的负面 影响,还可能更大,更长久。
最近网络热传这样一个2013版的“结婚誓词”。主持人是这样发问的:你愿意娶这个女人吗?爱她、忠诚于她,无论她贫困或者富有,健康或者疾病,直 至死亡。即使你们因为买卖二手房而暂时离婚、再和别人结婚、再复婚也不离不弃、忠贞不贰,就像从来没有分开过,你愿意吗?新郎深情作答:我愿意!这个带有 黑色幽默的段子在数以千万计的网友手中被一次次转发,每一次转发都引来更多笑中含泪的调侃和讨论:如此典当我们的婚姻和誓言来成就一套房子,值吗?
本来,婚姻的誓言,是庄严而神圣的,它不仅约束着夫妻二人,而且对那些亲眼目睹此情此景的未婚男女,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化。正是在这种庄严的婚誓的 感召下,多少年来,多少夫妻共同走过漫漫人生之路,成就了美满的婚姻,诠释了伟大的爱情。如果上述笑话中的价值观成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那岂不意味着整个 社会道德体系的彻底崩塌吗?到时候,首先受害的就是他们的子女!为了钻房产调控政策的一点空子,就不惜牺牲子孙后代的幸福,这个代价不也太沉重了些?
这种现象这种想法还不是只出现在当前的房地产调控中,以往在福利分房时代,有的夫妻为了能够多分一套房,也有选择办理离婚手续来达到目的。前两天有 媒体就报道过这样的例子:一对夫妻当年为了分房而离异,他们的孩子长大了要出国留学,就因为此等的单亲背景被拒,导致孩子对父母欺骗行为的怨恨。小算盘打 得太精,反过来“误了卿卿性命”,这可算是一个典型。庄严的婚姻承诺在被计算成一平方米一平方米后,整个社会的婚姻观爱情观将被引导到何处,确实是一个更 加值得人深思的问题。
中国有句话,有变则通,无变则滞,国人一向信奉懂得变通是最聪明的办法。但将之运用到“牺牲婚姻便于买房”这个问题上,不得不令人感到遗憾。其实无 论从何种角度来说,婚姻都应该得到它本应得到的尊重。现实生活中,房子可以说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最有价值的资产,为房愁为房苦为房难,例如一部《蜗居》引 发多少人的共鸣,但对于为房子终日奔波的海萍夫妇也好,对于无房无钱的小贝也好,对于有房有钱有权的宋思明夫妇也好,对于最终住上大房子也不快乐的海藻也 好,无论如何,婚姻始终是个基础。为房子结婚、离婚、复婚的人,是在用有形的利益来衡量婚姻的无形价值。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感情一向珍贵,禁不起揉 搓,神圣婚姻的价值又岂是几平方米能够用以交换的。抛却一方反悔的离婚风险不谈,就算成功复婚,曾经“折腾”的事实、给夫妻感情、子女抚养等方面带来的挫 折也会存在。也许会有人认为这种说法“不接地气”,我反而以为,在婚姻感情之事上有些高高在上的“精神洁癖”,应该不是什么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