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的《华夏时报》报 道,北京房价领涨全国,让主管部门倍感压力。不久前,北京一位市领导对住建委相关负责人发了“一通火”,并责成住建委想办法控制住房价。所以,北京市住建 委已经立下军令状,承诺在二季度要让房价数据有所改观,并且采取了“史上最严厉的价格管制”——不仅涉及期房,连现房也要限价。预售审批新增副市长签字这 道“关卡”,不过是再添一道“防火墙”,目的是尽快给高企的房价“降火”。
不用怀疑,有了市长签字这道关口把关,相信北京的房价数据肯定可以在短时期内,能让北京的相关部门减压并能够有所改观。不过重要的是,由于这样的房 价数据改观是源于市长签字把关,而非是房产商出于对市场房价前景预期判断,那这样的房价调控能说是真的房价调控吗?显然,这是要打上一个大大问号的问题。
其实就房价调控目标角度讲,虽然不难看出,自这次以限购限贷为标志的最新一轮房价调实施以来,随后又有了“国五条”及其地方细则的跟进。可事实上就 如人们所看到,市场房价不仅没有出现下降迹象,相反却呈现了进一步上涨的走向。可以说,或许正是在这样的房价压力情势下,才使包括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地方 主管部门,不得不推出了类似北京这样的包括市长签字、预售审批在内等行政手段对地方房价直接进行权力干预,以使地方房价数据有所改观。
然而问题的关键是,由于这样房价变化原因是源于市长签字及预售审批,或是换句话也就是说,由于这样的房价数据改观,主要是行政权力通过强制手段来实 现的,反映的仅仅只是行政意愿,而既不是源于市场本身内在原因,也不是源于房产商对市场房价前景判断下所作出的主动调整。所以在某种意义层面上完全可以作 出这样的判断:即便这样的行政手段可以使地方房价数据有所改观,但这样的房价变化最多恐怕只有纸上谈兵含意,而不会真的能对地方市场房价产生什么实质性影 响。由此而见,这样不能真正起到影响市场预期的房价调控,显然应该不是真的房价调控。
还有就行政调控房价要求角度讲,虽然在目前国内房价、尤其是一线城市房价显然有点失控的情势下,地方政府不得不伸出自己的“有形之手”进行干预,可 以说存在一定必要性,也让人理解。不过重要的是,这样的权力干预,如果不能遵循相应市场规律顺势而为,并进而能够对市场房价及其房产商对房价预期形成有效 的政策影响。那显然不难看出,一方面,这样的房价调控可能只会停留于纸上层面,而与市场真实房价背景相距甚远,甚至还可能会是相反;另一方面,如果这样的 权力调控,在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同情况下,结果最终也不会对房价产生实质性影响。
所以,针对北京市面对房价上涨压力推出的“市长签字”干预手段,笔者对此想说一句,如果这样的权力调控手段不能得到市场认同,而只仅仅是使纸上的房价数据有所改观。那这样的房价调控就不能说是真正的房价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