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限购、限价的双限政策是部分城市的调控细则,但是现在哈尔滨又出了新的“限”即限建,原因是哈尔滨房地产库存高。专家认为:这或许是地方调控的一个畸形政策雏形。
在一、二线城市都在绞尽脑汁给住宅用地放量之时,哈尔滨却选择“限建”。
近日,哈尔滨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放出消息称,2013年,哈尔滨中心城区除棚户区改造项目外,不再供应商品住宅建设用地;与此同时,哈尔滨计划将楼市限购范围首次覆盖全市八区,将此前不限购的呼兰、阿城两区纳入限购范围内。
如果说抑制需求的“限购”可以为增加供应提供空间,那既限购,又限建,供需两端都挤压的政策令人感到较为惊讶。
哈尔滨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人士对本报记者回应称,限制主城区开发并非是单一的限制商品房住宅建设,只是希望把哈尔滨开发建设的重点向群力、哈西、哈南等新区转移,适度向南布局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符合整个城市战略规划。
在浙江大学土地管理系教授杨遴杰看来,这或许是地方落实国五条细则要求的一个畸形的调控雏形,“国五条要求各地要完善房价问责制,并且给于地方一些基于当地情况,制度调控政策的权利,哈尔滨推出的限购扩围和限建等政策,挤压供需两端市场,虽然短期内能冷却市场,但长期来看,却将推动哈尔滨主城区房价上涨。”
“双限令”背后的房价上涨逻辑
数据显示,2012年哈尔滨楼市“量价齐增”,其中,商品房成交近9万套,同比上涨39%。
“哈市楼市火热,确需调控。”某咨询公司负责人宋延庆对本报记者强调,但关键是调控的措施是否合理。
根据哈尔滨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工作会上发布的消息,哈尔滨市将严格控制中心城区房地产开发建设,中心城区除棚户区改造项目外,不再供应商品住宅建设用地。
事实上,此次哈尔滨市中心城区的“限建”政策并非“突发奇想”,早在2011年中旬,哈尔滨市《哈尔滨市优化中心城区功能规定》公开征求市民意见时即有,中心城区实施分区人口密度和建设强度规划控制,划定中心城区内除优化城市功能的建设项目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含棚户区改造项目)外,不再批准建设住宅项目。
黑龙江省华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地产策划师邱景博表示,市场最根本的矛盾是供需关系,在“限建”背景下,未来中心城区只剩二手房,一旦实行20%个税转让,供需缺口下,主城区的房价也将节节攀高。
而让杨遴杰不解的是,在限制开发的同时,哈尔滨又要求严格限购。
此前不在限购范围内的呼兰、阿城两区将从今年起被列入限购范围,也就是说,哈尔滨2013年的楼市限购范围将首次覆盖全市八区。
在杨遴杰看来,这或是各地落实国五条的畸形调控个案,“为避免房价过高受到问责,通过行政手段短期抑制市场过热,但长此以往,市场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放大。”
库存高企
对于哈尔滨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的回应,宋延庆亦认为,调整城市功能分区,促进城市功能转变升级也是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方向。
北京万科总经理毛大庆在近期“幸福街市”菜市场开业典礼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亦表态,目前各地都力推城镇化,城镇化就意味着覆盖的行政区域更广,也需注重片区经济的平衡发展。
上述哈尔滨真观智业的一位研究人员表示,限购扩容至阿城和呼兰区也有利于平衡区域房价。
“随着哈尔滨北跃、南拓战略的实施,阿城和呼兰区周边的楼市也越加火热,再加上其他区域限购传递过来的购房需求,这两个区域经过两年的时间,房价上涨飞快,限购不扩容,市区的购房资源分配和区域发展也将不均衡。”上述人士进一步表示。与此同时,上述哈尔滨真观智业的一位研究人员也指出,目前哈尔滨的楼市库存量高企,短期来看,供需矛盾放大推高房价的可能性不大。
根据其提供给本报记者的数据,2013年,哈尔滨在售商品房项目的剩余库存量约为3132万㎡,按照现在市场消化的情况来看,消化掉现有项目库存量将需要长达42个月的时间。
点评:限建政策很具有新意,但是却不符合城市和市场的发展规律,看来哈尔滨又成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