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地产商拿地热情高涨,斥巨资拿地块。开发商资金没有感觉到压力,那是因为背后的银行还没给他们“压力”,不过近期,银行开始压缩今年的信贷额度了。
成都某股份制银行信贷员向本报记者描述6月20日的遭遇。“前一天还答应将款放给企业,第二天早晨领导都签字了,到了下午,就‘斩断’了。企业提出取款的也全部压后。”此外,该行信贷额度压缩18亿,原计划今年的放贷规模是600亿至700亿。据她了解,其它银行也如此。
银行间流动性收紧的信号,房地产最敏感,地产股也成为此轮股市暴跌的推动板块。但地产商并没有资本市场表现得那么敏感。在4月底的一个论坛上,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对本报记者说,“国五条”等政策已经难以左右地产的走势。
但如果流动性环境生变呢?宏观经济走向低迷呢?
地产商尚未感受到压力
当下的流动性紧张似乎与楼市无关,地产商仍在挥斥重金拿地。今年前5个月,全国四个一线城市合计土地出让金收入高达1411.8亿元,比2012年同期的314.4亿元,增长348.92%。从资金层面来看,国内十大标杆房企今年以来的融资额已达380亿元,而2012年全年融资总额为413亿元。
尽管前述信贷员告诉记者,银行信贷如果投向地产会遭到严格限制,但会支持一些大企业,和地点较好稳赚不赔的项目。今年以来,房地产直接融资占比增加的趋势还在扩大。
中国信托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信托资金对房地产的配置比例虽然继续下降,但仍达7702亿元,超过2011年年底的规模。4月以来,房地产信托发行持续火热。去年二季度楼市回暖后,房地产投资加大导致的融资需求增加,但中小型房地产企业通过银行途径获取资金仍然较为困难,导致房地产信托重新抬头。
“从企业的投资额和融资额来看,这些数字目前是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表示,这表明目前房地产企业并不缺钱,有能力拿地,甚至拿“高价地”。
21世纪不动产分析师张磊认为,银行间流动性的紧张,与房地产吸走了相当部分资金大有关系。很显然,如果监管部门对包括影子银行在内的资金流向进行结构性调整,以配合经济转型的需要,也许下一步就轮到房地产紧张了。
迟滞的反应
市场主体对资金松紧的感受并不相同。近一年时间,联东集团投资集团副总裁梁环宇为了谈项目,经常要和地方政府打交道。他的感受是,从去年开始,地方政府变得很缺钱。他认为,民间并不缺钱,但资金错配现象十分严重。钱并没有更多流入实体经济,而是流入了地方政府和一些低效率的企业,这些企业又拿去炒股或者是买楼。
银行间流动性紧张的压力,会不会传导到购房群体?中国银行总行一位信贷员告诉本报记者,目前首套房8.5折的优惠利率仍然有,但审批越来越严。鸿坤集团副总经理朱灿认为,手中持有货币的有钱人很多,但如果就业不景气,经济不景气,宏观经济整体下行,房价缺乏上涨的动力,整个房地产行业必然也会受到影响。朱灿和梁环宇不约而同地提到,宏观经济有可能遭遇结构调整的阵痛,但阵痛将会是短期的。
高华证券最新的一份报告指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一直弱于预期,并将对未来几个月房地产交易量造成压力。高华对过去几年土地销售与人口/人均居住面积增长的分析表明,如果经济持续疲软导致需求增长放缓,35个主要城市中有半数可能出现商品房供应过剩。鉴于此,高华取消了原先关于2015年房价同比上涨5%的假设,改为预计从现在起到2015年底房价持平。
中信证券相对乐观。它认为,融资成本会逐渐提高,但相比2011年,房企的被动型资金需求更弱。未来即使流动性紧张,楼市重现2011年困境的可能性也较小。中信证券表示,流动性变局还会降低企业的地价成本压力。对于保利地产(保利西山林语 保利新茉莉公馆)和招商地产等房企来说,流动性收紧实际上提供了下半年低价拿地的机会。现在来看,上半年加速卖货,下半年大举拿地是正确的周期判断。
不过,张磊指出,近期A股大跌;而房地产市场的反应要慢6-12个月,因此,到2014年二季度,即使调控政策不变,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流入增幅将大为减少。到那时,房地产企业将再次深刻体会到“钱紧”。
点评:所以说即使目前房企没有资金紧张的感受,但是在反应期过了之后,房企将会遇到资金紧张的局面,到时或许房企会重新调整拿地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