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14个资源型城市
衡阳市、郴州市、邵阳市、娄底市、浏阳市、临湘市、常宁市、耒阳市、资兴市、冷水江市、涟源市、宁乡县、桃江县、花垣县
昨日,国务院新闻办就《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这是中国首次出台关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
《规划》首次界定了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湖南14个城市被界定为资源型城市),明确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到2020年,基本完成 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任务,资源富集地区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格局基本形成,建立健全开发秩序约束、产品价格形成、资源开发补 偿、利益分配共享、接续替代产业扶持等有利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另外,国务院还根据资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类型,共有141个城市被界定为 成熟型城市,其中湖南的成熟型城市为衡阳市、郴州市、邵阳市、娄底市、浏阳市、临湘市、宁乡县、桃江县、花垣县。衰退型城市为常宁市、耒阳市、资兴市、冷 水江市、涟源市。
相关链接
我国资源衰退型城市达67个
据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高敬 闫蒲)3日公布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显示,我国67个城市由于自然资 源趋于枯竭,经济发展滞后,民生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大,被列为衰退型城市,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和难点地区。我国将在2020年前完成资源 枯竭城市的棚户区改造。
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的能源资源供应、建立国家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资源枯竭城市历史遗留问题依然严重,转型发展内生动力不强。产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依然较强,采掘业占二次产业的比重超过20%,现代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等处于起步阶段。
《规划》指出,应着力破除衰退型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千方百计促进失业矿工再就业,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快废弃矿坑、沉陷区等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扶持接续替代产业发展。